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自1928年底东北易帜后,南京国民政府表面上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但这种局面并没有保持多久,从翌年3月蒋桂战争起,不满蒋介石统治的地方实力派纷纷举兵反蒋,战火绵延不绝,成为国内政治生活中的突出现象。短短两年间,先后武装反蒋的有李宗仁、白崇禧、冯玉祥、唐生智、张发奎、石友三、阎锡山等。有时是一人独树一帜,有时是几方联合反蒋,但最终都在蒋介石的武力征伐和分化收买下失败。

    事情看起来似乎很令人费解。地方实力派在国民党内的政治斗争中有一条基本游戏规则,就是最强调保存实力。在他们看来有了实力才能控制地盘,才能进一步壮大自己,才能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任何人都不会轻易拿自己有限的实力去赌博。特别是在面对比自己强大而又拥有中央政权的蒋介石时,这种赌博式的挑战并不容易。他们这样做通常总是觉得已处在迫不得已的地位,或以为多少能有一点把握,才会下最后的决心。而事态的发展却几乎同他们原来的盘算相反。这期间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石友三,他在1929-1931两年多的时间里,先后三次反蒋。我们不妨以他1931年反蒋失败为个案进行考察。

    一

    石友三原属冯玉祥的西北军。他所统率的军队训练严格,具有较强的战斗力。石友三又是个野心勃勃、反复无常的军人。1929年5月冯玉祥第一次举兵反蒋时,他和韩复榘、马鸿逵突然率部叛冯投蒋,导致西北军几乎全面崩溃。蒋介石因此委任他为第十三路军总指挥和安徽省政府主席。同年12月,蒋介石调石部南下广东,石友三担心蒋对他下手,在途经浦口时炮轰南京,同唐生智联手反蒋,以后退到豫北新乡一带。1930年春,中原大战爆发后,石友三再次依附冯玉祥、阎锡山,被委任为第四方面军总司令,南渡黄河,参加作战。蒋介石一度险象环生。同年9月,张学良发出拥蒋通电,率东北军入关,阎、冯失败。而石友三此前已同张学良暗中联络,率部主动北撤至冀南、豫北的一带。他是吉林人,利用东北籍的关系,投靠了张学良。

    中原大战结束后,在蒋介石看来国内已没有同他相抗衡的军事力量。1930年10月,蒋从开封前线致电国民党中央,踌躇满志地表示:“此战之后,决不至再有军阀复敢破坏统一与叛乱党国。”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等虽已战败,但仍残存不少军队。如何收编这些军队,颇令蒋介石花费了一些心思。三股势力中,南方的李宗仁最弱,蒋介石又成功地分化了桂系的核心人物黄绍竑,任命黄为广西善后督办,借以排除李宗仁、白崇禧在广西的势力。对北方的阎、冯两部,蒋介石采取了不同的做法。尽管战后阎锡山逃到大连,庇护于日本势力,但晋系军队仍比较完整地撤到阎锡山经营多年的晋、绥两省。冯玉祥的西北军则没有晋军幸运,这主要是因为西北军缺乏一块经过长期经营、能够赖以生存的根据地。大战失败后,冯部四处逃散,七零八落。蒋介石此刻没有能力同时消化掉阎、冯两军,对于在大战中给予自己重大帮助的张学良,也不能不有所答酬。为此,蒋以国民政府的名义通缉阎锡山,迫其脱离部队外,对整个晋系军队,命令张学良完整地予以整编。对冯玉祥部,则用一个“拆”字。大战刚一结束,蒋即电令何应钦:“对西北军,如其各个来接洽者,请切实进行收容。若整个来接洽者,拒绝之。”

    1931年初,蒋介石考虑战后全局布置时,曾在日记中写道:

    广西之桂逆、江西之共匪、山西之叛部、山东之冯(玉祥)部、四川之劣军,皆须处置妥善,不使牵一发而动全身也。仿鲁(孙连仲)军能遵命开至江西,则共匪与冯部皆有办法。至于桂逆,只求其解散张发奎所部,李(宗仁)、白(崇禧)迅即离桂则

|<< << < 1 2 3 4 5 6 7 8 > >> >>|


·上一篇文章:血染万家岭:薛岳灭寇万余,几乎全歼日第106师团
·下一篇文章:揭秘:国民党女兵为何裸身大逃亡 惨遭彝人“吃葡萄”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xiaoshuodu.cn/news/junshi/1015215635DEGFAA774HA3CCCCKA39.htm


【相关内容】

揭秘:用6年时间由学生变“伟大领袖”的中国军阀

梁由之

荒淫无道 看民国军阀如何挑选妻妾

佚名

北洋军阀头子们的结局:一个军事政治集团的始末

佚名

军阀曹锟的总统生涯:混乱时代的“贿选”总统

佚名

极度奢侈淫乱是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之一

佚名

失败的原因

佚名

女人课堂:三种最失败的驾驭男人方法

佚名

长安牢狱中走出的天子:汉宣帝刘询登基始末

佚名

一个放荡女人吃醋导致太平天国以失败告终?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