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教育观察   作者:佚名   热度:

而从学生家长的角度来看,存在观念上的分歧。浙江一位为孩子请了学霸做家教老师的家长表示,她愿意请学霸来教课是因为这些学霸毕竟是刚刚从高考考场上下来的,能够设身处地为学生提供有效的答题技巧。另一位学生家长则认为,一开始,学霸的标签确实会比其他招牌更有吸引力一些,但是在后面持续的教学中,更看重思路的表达和学习习惯的引导。林于洋也告记者,有些家长在预约家教时会出现一些盲目崇拜“学霸”的状况,一些则更看重教员的沟通能力。“在预约家教时,有一半的家长直接要求请学习成绩好的教员做自己孩子的家教,还有一部分家长会比较理智,会要求比较善于沟通的教员,并且根据孩子具体的情况对教员进行要求。”

对此,一位研究心理学的专家表示,不同家长对待教育的眼光不同,这也决定了他们对于后代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对待各种教育方式的看法是有所区别的。

“学霸经济”能否持续?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许纪霖曾在“中国基础教育打败西方了吗”的主题讨论中反思中国教育为何如此重视学霸这一现象时指出,“我们这个社会太追求成功,太相信学霸,结果成不了一个创新性国家。”

一个比较有趣的例子就是“第十名现象”,即五十人的班级,后来比较有出息的人通常在班中排在十名上下。这些学生用70%的精力考到了第十名,剩下30%的精力去玩自己喜欢玩的。许纪霖认为,比较起状元和学霸,他们才是最后的胜利者。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刘擎则在上述讨论中表示,中国教育有“遵从主义”的倾向,即特别强调有一个现成的标准,这个标准是权威性的,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找到这个现成的标准,去遵从它、与它相一致。“这种教育方式让我们赢在了起跑线上,但却输在了终点。”

对于学霸自身教育的反思,也拓展到了对于学霸教授他人的这种教育方式的反思。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过程中,多数教育工作者和专家对于“学霸经济”的价值和可持续性持怀疑态度。

上海一位一线教师指出,如今的在校教育提倡所谓榜样的力量的理念也在某些方面促使了这种社会风气的形成,家长和社会还是习惯只关注高考成绩。不少家长平时也很积极地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跟班上的学霸进行“取经”。

上海的一位高中校长表示,学霸家教可能学习的经验比较足,整理学习课程、笔记比较有条理,但是方式方法适合不适合就是一个问号了,因为从学生到教员,需要经验。家长请他们的心理,无外乎是让孩子跟着去学,但是更多的我觉得是心理上的暗示。

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看来,这是一种分数至上的理念,对于教育的理解过于单一。学霸的高考分数高,并不代表就能教好学生。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慕课的优势究竟在哪里?

下一篇:雷军家长会内部发言:不陪孩子 你瞎忙啥(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