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教育观察   作者:佚名   热度:

慕课的优势究竟在哪里?


 

教育部在2015年的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要加强慕课的建设、应用和管理。慕课之所以这么重要,是因为技术的发展在推动社会的变革,慕课技术本身具有强大的优势,让传统的教学模式露出了许多破绽。

大家都知道慕课好,但好在哪里,却并不清晰,导致慕课在实践中得不到最优化的应用。笔者下面就从教学策略和应用逻辑的角度,来分析一下慕课的优势,看看它在教学实践中是否具有厚实的土壤和生长的空间。

首先,不要把不是优势的东西当成优势,否则在实践的过程中就会跑偏或失去焦点,时间一久就觉得无聊了,就觉得它什么都不是。“电子书包”的时候就吃过这样的亏,最后很快就夭折了。从目前“慕课”技术在中学中推进的情况来看,在相关的问题方面还有很多误解。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不是“慕课”的优势

如果认为学生独自观看视频是自学,那么学生在课堂上听老师讲授是不是自学? “慕课”模式下,学生是通过观看视频的表演来学习,而在课堂上学生是通过观看真人的表演来学习。两者相比,没有谁优谁劣的问题。

所谓的“自学能力”应该是指一种学习意识、一种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比如上课要精力集中,认真听讲做笔记,不懂的要问,还要认真做作业和大量阅读参考书等等。培养这样一些所谓的“自学能力”并不是“慕课”技术所特有的优势,课堂教学也需要学生具有这样的能力,或者说也在培养学生这样的能力。

“先学后教”不是“慕课”的优势

首先,不管是课堂听讲还是观看视频,学生都在被“教”。“先教后学”、“先学后教”的提法本身不成立。

其次,认为“先学后教”优于“先教后学”,其实是假设存在第二次教和学的机会。所谓“先学后教”的优势,并非颠倒了教和学的顺序带来的,而是因为存在了教两遍、同时学两遍的可能性。寒暑假的衔接班也许是所谓的“先学后教”的成功模式,但这是占用了学生寒暑假的休息时间创造出来的。假期先学一遍,开学以后再学一遍,那效果自然好。但在正常的学期期间,我们可以鼓励学生提前预习,问题是我们有成建制地、大面积地实施这种教两遍、同时学两遍的时间和机会吗?如果要求学生在家里学习第一遍的时候必须非常认真、非常完备,那么自然就会占用做作业的时间,如果把做家庭作业的时间置换到课堂上,那么课堂上还会有教和学第二遍的机会吗?

“慕课”的优势是教学资源的“精品化”和“精细化”

必须得承认,不同老师的教学水平是不一样的。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名师和大家最多只能教2个班,只能有100名学生受益。但是有了“慕课”技术,我们可以聘请最优秀、最擅长的老师来进行内容的规划和脚本的设计,然后经过集体讨论和共同创作之后,拿出最优秀的教学资源来。

其次,中学阶段的教学工作一般3年一个轮回,3年之后课堂上如果老师即兴发挥,一定会出现许多“丢三落四”和“颠三倒四”的现象,讲10遍,恐怕每遍的情况都不一样。过去这种现象不会引起关注,但是“慕课”模式下,它就成了问题。因为“慕课”视频是经过精心编排和反复推敲的,讲什么、不讲什么,先讲什么、后讲什么,都把分寸拿捏到了最佳状态,这样得到的教学资源一定是最“精细化”的,教学效果一定也是最好的。

“精品化”和“精细化”的资源不仅可以使100名学生受益,全校、全省乃至全国的学生都可以同步受益。在这种情况下,实验班或非实验班、重点学校或非重点学校,还有那么重要吗?家长还需要舍近求远、花高价买学区房,为子女搏得一份稀缺的升学机会吗?可能情况就不会那么严重了。所以“慕课”技术的这一优势,可能会成为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助推器。

“慕课”的优势是教学过程的“个别化”和“个性化”

在传统的课堂上,任课教师只能以单一的教学计划和推进策略,来面对全班50个不同的学生个体。教师讲出一句话、一个概念、一种方法,学生即便没听到或者没听懂,也无法让老师停下来,无法让老师再讲一遍。说一个学生的成绩不理想,其实很大程度上是这样一种学习过程不断累积的结果。观看“慕课”视频就不一样了,学生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让“老师”停下来,也可以让“老师”再讲一遍或再讲很多遍,一切等他理解了、明白了,再继续进行。这样的一种改变,对教学效果和学生成绩的影响有多大?真是大得不可估量。

“慕课”的优势是教学活动的“交互性”和学生的高度“可参与性”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不在一线上课的专家没资格谈论教育?

下一篇:“学霸经济”走红:分数至上的另一种表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