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中华文脉 中国文脉   作者:佚名   热度:

  今日(20日),终于迎来了一年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大寒。一年来,每个节气的诗词相伴,让我感慨颇多,今年大寒之后便是除夕,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让本系列的结尾兼具了节日感。

  大寒中的“大”和小寒节气中的“小”一样,表示程度,指这一天冷到极致,不宜出门,想想若是在一年中最冷的日子里可以舒适地待在家中,看窗外天寒地冻,处室内温暖如春,确实十分惬意。若是不得不出门在外,自然会对冷有更切实的感受,不少诗人就在这天,将冷的感受,通过诗词表达出来:

  大寒出江陵西门

  宋·陆游

  平明羸马出西门,淡日寒云久吐吞。

  醉面冲风惊易醒,重裘藏手取微温。

  纷纷狐兔投深莽,点点牛羊散远村。

  不为山川多感慨,岁穷游子自消魂。

  陆游在大寒这一天纵马出城,虽说江陵并非北方寒冷之地,但大寒时节,气温自然也不高,诗人饮了酒,被冷风一吹酒便醒了,深感寒冷的他披着厚重的裘衣,不由得将手缩到衣服里来取暖,不仅是人,连郊外的动物都不愿出来活动,纷纷避回巢穴,而这样的日子,又逢年关将至,不由得让漂泊在外的游子黯然神伤。

  相比于陆游对冷的“含蓄”表达,宋朝邵雍诗中的大寒,则冷得十分“具体”:

  《大寒吟》

  宋·邵雍

  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

  阶前冻银床,檐头冰钟乳。

  清日无光辉,烈风正号怒。

  人口各有舌,言语不能吐。

  这首诗中每一句都在极言大寒之冷,原有的雪尚未消散,新雪又已纷纷而来,任何地方都冻得硬邦邦,屋檐汇下的水已结成冰,太阳失去了温暖的光辉,唯有凛冽的寒风呼啸怒号,虽然人人都能说话,但在这样的冷天中,似乎没人愿意张嘴,仿佛言语都被冻住了。诗人对冷的描述由画面而到感触,让人仿佛置身其中,这就是诗词的魅力,让我们哪怕未曾遇到相应的情况,却可在字句之中寻找到触感,读诗不仅是知天下事,更是感世间情。

  诗人都是哲学的,英国诗人雪莱在《西风颂》中曾写道:“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么?”无独有偶,站在一年的最后一个节气,中国诗人也已经开始畅想寒冷之后的春天。

  大寒

  明·屈大均

  其一

  大寒偏易暖,寒向小寒时。

  亦有空林雪,梅花似不知。

  病烦春色早,贫恐水仙迟。

  多谢萋萋草,穿冰已作丝。

  其二

  穷阴天外积,寒绝逼春来。

  尚苦连朝雾,南风湿不开。

  已新长至柳,重吐小年梅。

  腊酒谁家早,莺知为我催。

  明代屈大均所写的这两首诗分明就看到了春天的来临,虽然大寒仍冷,但字句之中已经透露了万物新绿的盎然生机。这其中是生活的智慧,一切的寒冷终将过去,明媚总会到来。正如元稹在他整组二十四节气诗最后一首中写道:

  咏廿四气诗 大寒十二月中

  唐·元稹

  腊酒自盈樽,金炉兽炭温。

  大寒宜近火,无事莫开门。

  冬与春交替,星周月讵存?

  明朝换新律,梅柳待阳春。

  大寒是冷的,需要自己在家温好酒,围着炉子取暖,奉劝诸君“大寒宜近火,无事莫开门”,但写足了二十四节气诗的他在最后发出了哲学的感慨“冬与春交替,星周月讵存?”世间万物的自然规律都是周而复始的,冬去春来,月圆月缺,而我们面对逝去的光阴仍要保有一份向前看的心态——“明朝换新律,梅柳待阳春”。

  大寒之后就是除夕,马上就是新的一年,过去的一年,每个人都经历了许多不平凡的事情,但一切不愉快终将过去,明年又是崭新的一年,明朝换新律,梅柳待阳春。

  作者简介:

  王天博,专栏作者,澳门城市大学文化产业研究在读博士,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诗词达人”,河北卫视《中华好诗词》、上海东方卫视《诗书中华》等文化节目知名选手。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捷达:从“传奇车型”到文化记忆

    下一篇:为何只有兔子能陪伴嫦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