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中国民俗文化 作者:佚名 热度:
□ 席国平
朱圉山脉之中有山名为古风台。至今存有“甭看冀县地方碎,伏羲皇帝头一辈,桑叶儿衣裳脸上黑,伏羲爷生在古风台”的远古民谣。古风台位于甘谷县西南白家湾乡,系朱圉山脉的重要组成系脉。
古风台,其著名在于是山,却与他山不同:山麓雄壮,山身巍峨,山首俊秀,上有平台,台下有“八卦(山)”,山前存土碑,碑前一平地,被称为“伏羲砚”。《汉书·地理志》里颜师古注曰:“《禹贡》朱圉山,在冀县(今甘谷)南梧中聚,山上有古风台,传为伏羲出生地。”《三皇本纪》记载:“太皞,庖牺氏,风姓。”杜预也称:“太皞,伏羲氏,风姓之祖也。”也许,这就是甘谷本地人一直将伏羲称为“风伏羲”的原因。
既然是山,又称之为台,为中国最古老的一种建筑形式,始于三皇,兴于五帝。太古有女娲璜台、黄帝轩辕台、伏羲古风台,远古有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上古有夏启钧台、商纣王鹿台、周文王灵台、汉武帝柏梁台、秦始皇鱼池台等不一而足。于此,古风台不仅仅是简单的一个山名,它包含着历史、人文和军事的重要元素:古,久远;风,姓氏;台,权利和地位。
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言:“禹兴于西羌。”西倾山之名始于西汉,十六国时又名西嵹山,从词义上虽不达意,但“鸟鼠同穴之山,渭水出焉”确实清晰记载。史册记载,燧人氏为古羌戎的一支,祖居昆仑山,古羌戎发祥于青藏高原羌塘地区。在公元前二万八千年至一万年之间,为地球最后一个冰河期的最冷期,原在青藏高原游牧渔猎的古羌戎族从昆仑山下移到祁连山一带的河西走廊,其一支部落安居于朱圉一带,也就是长期居于渭河流域的冀戎族。就燧人、伏羲、女娲、轩辕等率领的部落居地处所和给予人类生活栖息的历史流传而言,华夏族的远古根系便深植于秦岭以西至朱圉山以东的整个群峰山系之麓,如果说朱圉是远古文明一脉相承的宝地,古风台就是其文明的核心所在,那么伏羲生于朱圉也不是没有道理。
相传伏羲氏风姓木德,为三皇之首、人文初祖,他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迹,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八卦阴阳法则,揭示宇宙间万事万物的真理。甘谷古风台以及秦州画卦台应当是伏羲时代古建筑“台”的遗存之地。经过几千年的风雨沧桑、岁月流逝,旧物已不复存在。但名称却代代相传,留了下来,一代一代称颂不休。吊古台而怀先祖,怀先祖而启智慧。站在高台之上,登高望远,目通八方,视接天地,仰观俯察,使人类智慧在高度抽象与取象比类中诞生了八卦: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并分别象征着天、水、山、雷、风、火、地、泽八种最明显的自然现象。由八卦而《易经》,由《易经》而儒道学派,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石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风靡世界。凡立德、立功、立言于世界者,都在一部《易经》中可以找到他们的踪迹。唐房玄龄说:“不读《易》,无以为宰相。”信哉斯言。
古风台有伏羲洞,深幽无比,无人敢进,后因山体滑坡洞口被封。洞前有天然巨石,乡人视为伏羲手臂。洞旁有孤石参天,乡人视为画卦笔。古风台乡民至今还编织八卦形鸡罩作为寻根追念的习俗,据说这种八卦罩编织的诀窍还是一代一代单传。据传人说:“祖辈相传单传一,伏羲八卦不出门,文王八卦四海行,他人想编编不成。”直至今日,古风台乡民的锅台还有八卦形的,表示了不忘祖宗的追远之遗风。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丝路风——莫高窟
下一篇:碑石:历史的存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