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教育观察 作者:佚名 热度:
我2006年申请技术移民加拿大,申请的是魁百克,类似加拿大的一个自治区,独立性非常强,官方语言为法语(申请移民时讲的也是法语),但我在蒙特利尔落地后只住了几天,就到去了多伦多,在多伦多住了两年,对老外不说完全了解,至少也知道一些皮毛。当然,中国人确实有自己的特点,但要说中国形象不佳是因为文化差异,那就搞笑了,形象这种东西有时候是有共性的,我在中国看场足球,走的时候满地的废报纸和花生、瓜子壳,在西方绝无此类现象,按照中国外交部部长的解释,这应该不算中国人的陋习而是中国人有吃零食的习惯,当然你不怕笑话大可如此自说自话。
初到多伦多,最深刻的一点体会就是,超级市场里的中国货之多之全,简直令人惊叹,象沃尔玛之类的超市,里面的中国货大约占到百分之八十,几乎看不见其他国家的产品,当时心里油然而生的的确是一种自豪感,但住得久了,就会发现,中国产品对于加拿大普通人尤其是所谓的“西人”而言,就仿佛不存在一样,中国对西方世界的影响,如果不是说可以忽略不计的话,至少非常有限,非常之有限,有限到不如韩国,甚至,如果对大陆和香港作某种区分的话,可以说不如香港(在老外眼里,中国和香港的概念不一样,尽管我们都属于广义的中国。)
加拿大是一个彻底的移民国家,但是主流社会,是由所谓的西人把握的,我们也可以称为白人,当然,黑人融入主流社会的程度也非常彻底。所谓的种族歧视,其实特指西人对其他民族的歧视,当然,这种歧视是绝对不会表现出来的,白人对中国人、印巴人、阿拉伯人,都非常尊重,尊重到你有时候会产生错觉,当然,假定你比较敏感,你也能感受出那种尊重后面隐藏的轻藐。白人对黑人就相对随意,那种随意背后暗藏的其实是真正的尊重,可以说,黑人已经赢得了白人的认同,但中国人没有(包括印巴人、阿拉伯人,甚至包括一些来自东欧南欧国家的移民)。
其他国家的我们不说,也没必要。就说中国人。西方人(包括黑人)思维方式比较直观,没那么些圈子,他喜欢你就是喜欢你,讨厌你就是讨厌你,你说是种族歧视也罢,说是地域差别也罢,总之一句话,他就是不喜欢你。
加拿大是一个自由的国家,假如中国人不是很清楚句话的含义,我也可以解释一下,那就是加拿大是一个凭本事吃饭的地方,只要你有本事,你就可以过得非常舒服,没有人会妨碍你,种族歧视并不意味着不给你工作。加拿大从立国开始,就一直是个典型的移民国家,我们都说,中国人勤勉、诚实、勇敢、有文化、有历史(其实印巴人、韩国人、阿拉伯人、黑人,没有哪个民族不这样看自己),那为什么,加拿大的主流一直是由白种人构成?其实并没有任何东西妨碍你发展,等你深入地了解了白人,你就会知道,我们身上的这些所谓的优点,早就存在于人家的血液之中,甚至形成基因,开始遗传,白人为什么能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些移民国家里牢牢地占据着主流社会的位置,你了解了他们,你就会得出答案。
其实在白人是所有人种里最不复杂的一类人,有时候你会觉得他们的智商比我们低几个档次。他们不喜欢中国人,道理非常简单,在西人眼里,中国人不讲卫生,不讲诚信,只会制造假货。
你可能不知道他们(不仅仅是白人)对中国人那种根深蒂固的看法,这几条在西方人看来,都是那种非常要命不可思议的缺点。你不和白人打交道,你无法体会他们对诚信的理解,你在加拿大生活,你想找一个说谎的白人,真的非常难,在法庭上,一个白人的证言,毫无疑问就是事实本身,而在中国,证人证言几乎就是最不可靠的东西。在加拿大和白人打交道,只要他允诺的,他就一定会做到,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而且这种允诺往往只是电话里的一个单词,没有任何书面的凭证,按照中国人的看法,他大可不认。有时候你以为很随意的一句话,却包含着最基本的诚信。
至于说造假,我可以告诉你,在加拿大,中国大陆和香港的文凭都是不被承认的,管你是清华北大还是香港中文大学,一律要作公证——对不起,人家同样不相信中国的公证机关,必须要到加拿大去做。这一点,对所有中国人生效,你可以说这是歧视,但人家为什么不同样歧视印度、伊拉克、非洲,因为全世界只有中国不把文凭当回事,只有中国可以花钱买文凭,花钱买公证,这一点甚至连香港都不能幸免。三鹿事件一发生,超市里中国食物全部下架,白人对三鹿事件想破头皮都不能理解——就算在古希腊时期,也不可能发生这种把毒奶粉给孩子吃的事件。||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以红色文化厚植大学生培养根基
下一篇:“哆啦A梦”亮相南京萌萌哒
相关推荐
- 名目繁多的兴趣班、集训考级撑起的暑假快乐吗?
- 高分考生入读职校引热议,职业教育贯通培养为何广受青睐?
- “板凳男孩”方宇翔:没有腿一样军训与“奔跑”
- 人民日报四问校外培训乱象④:校内减负校外增负怪圈怎么破
- 人民日报四问校外培训乱象③:要深挖病根更要对症下药
- 人民日报四问校外培训乱象②:这是教知识 还是教套路
- 人民日报四问校外培训乱象①:这是做教育 还是做生意
- 为何高考成绩总在“晚上”公布?其实为了考生好,非常贴心
- 在线教育喜忧参半
- 做教育,对母亲意味着什么?做母亲,对教育意味着什么?
- 每5个中小学生中就有一个小胖墩儿,专家详解肥胖防控怎么做
- 高考灰生态
- 人民财评:“后高考经济”,热浪下更需冷思考
- “双减”风暴来袭,教育培训暑期档凉凉,对托育市场有何影响?
- “双减政策”严压 教培“凛冬”如何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