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教育观察 作者:佚名 热度:
严纯华:虽说中西部高等教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但幅员辽阔的地理环境使中西部高校很难在物理空间上形成“集聚”效应。应当以服务面向相依、学科专业相近、地缘相邻、办学历史相亲为纽带,强化集群式发展意识,完善不同层次、不同主体之间的协调会商沟通机制,加强区域空间布局调整与资源配置的支撑保障和经费投入,自觉打破隔阂,做到资源共享、平台共建、成果共享,实现功能互补、发展互惠、成长互促,共同以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齐心协力促进产学研用高质量融合发展,探索出彰显西部特色、符合区域特点的高校发展范式。
中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根植于区域禀赋特点,基于高校自身优势特色,打造不可替代的学科和科研优势。一直以来,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创新发展呈现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中西部地区虽然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不低,但科技型、创新型企业数量不多、规模不大,掌握的关键技术和高水平专利发明数量有限;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总和远低于东部,产业驱动效应和竞争力远不如东部明显。中西部高校应主动服务于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助力打造新的产业形态,加强应用学科与企业、行业产业、区域发展的对接联动,在科学研究方面促进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与产业多维契合,在人才培养方面推动师生创新创业活动与产业紧密结合,在社会服务方面提升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效率,多措并举支撑产业链创新链迭代升级,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记者:从倡议到落地,中西部高等教育还需从何发力?
严纯华: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中西部高校须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真抓实干、雷厉风行的奋进姿态,高效率、快节奏推动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落地。
抢抓战略机遇期。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双碳”目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乡村振兴等重大历史机遇,发挥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省部共建等政策优势,抢抓战略叠加的机遇期窗口期,把制度优势、政策红利、资源汇聚、现实基础转化为发展新动能,跑出振兴“加速度”。
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关注“硬指标”的显性增长向紧盯“软实力”的内在提升转变,从被动输血“单车道”向主动造血、精准输血“双车道”转变,从资源支撑力向科技创新力转变,在重大项目建设、前沿科技问题攻关、企业行业难题破解等过程中主动领任务、站前排、唱主角,提高参与度、贡献率、自信心。
立足集群大发展。打破行政区划发展定势,推动高校集群发展,由追求高校个体能力强转到追求高校集群溢出功能强,促进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深度融合,强化高校之间人才教学科研等要素的优势互补,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提升,以不同领域各自优势的“点”联结成组团服务的“面”,推进优势资源共享共融,实现高校之间共建共赢,提升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
(记者 晋浩天)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以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相关推荐
- 名目繁多的兴趣班、集训考级撑起的暑假快乐吗?
- 高分考生入读职校引热议,职业教育贯通培养为何广受青睐?
- “板凳男孩”方宇翔:没有腿一样军训与“奔跑”
- 人民日报四问校外培训乱象④:校内减负校外增负怪圈怎么破
- 人民日报四问校外培训乱象③:要深挖病根更要对症下药
- 人民日报四问校外培训乱象②:这是教知识 还是教套路
- 人民日报四问校外培训乱象①:这是做教育 还是做生意
- 为何高考成绩总在“晚上”公布?其实为了考生好,非常贴心
- 在线教育喜忧参半
- 做教育,对母亲意味着什么?做母亲,对教育意味着什么?
- 每5个中小学生中就有一个小胖墩儿,专家详解肥胖防控怎么做
- 高考灰生态
- 人民财评:“后高考经济”,热浪下更需冷思考
- “双减”风暴来袭,教育培训暑期档凉凉,对托育市场有何影响?
- “双减政策”严压 教培“凛冬”如何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