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中华文脉 中国文脉 作者:佚名 热度:
上百年的沧桑巨变,星移斗转,外面的世界早已翻天覆地。而古堡内,冰草绿了又黄,枯了又生,一年又一年。是号角,就要吹响;是战鼓,终究要被擂动。羊皮鼓一样,躺在山间的黄河堡,等待着被年轻力壮的后生拿起,敲打着、挥舞着、奔跑着,敲出时代最强的绝唱。“一线三堡九道湾”线路的开发,如一根有力的鼓槌,敲打在这面巨大的鼓面上。鼓声铿锵有力,在山谷间回荡,吸引了南来北往的游客。
刘家湾村黑虎堡
离开黄河堡的时候,一阵疾劲的山风吹过古堡。我仿佛听见羊皮鼓惊天动地的声响。那是充满希望的鼓声,激情四射的鼓声。在鼓声的欢送中,我们告别黄河堡,怀着对黄河堡未来开发的憧憬,车子由南往北,驰向刘家湾村黑虎堡。
黑虎堡所在的山势,如一头卧着的老虎,黑虎堡由此而得名。黑虎堡修建于清朝同治年间。根据航拍图片,黑虎堡如同一面椭圆形的镜子,镶嵌在刘家湾村西侧的黑虎咀上。在这巨大的镜面上,反射出的不仅是黑虎堡曾经的沧桑,还有未来可期的巨变。
经南墙堡门,进入黑虎堡内。一面见外的巷道两边,有多处破损的院落。据介绍,堡内原先有刘家湾的村民居住,由于吃水、交通不便,都已搬迁别处,现今只有一户村民居住。
由堡内北边墙下的台阶,我们登上了黑虎堡。黑虎堡的堡墙比较狭窄,最窄处仅容一个人通过。小心翼翼地,我们沿着堡墙绕了一圈。黑虎堡与武城山相望。与雷家山西堡子、黄河村黄河堡相比,黑虎堡最靠近武山县城,所以,站在黑虎堡的北墙上,可一览武山县城之全貌。
渭水悠悠,像一条带子在河床里飘飘然而去。渭河两边,尤其是武山县城东边,高楼鳞次栉比,尽显小城的蓬勃发展与繁荣景象。
向西南望去,老君山的苍松翠柏,覆盖与山间野岭,连绵不绝,如同无数行军的队伍疾行途中。
原路返回,来到黑虎堡的外围。沿着青砖铺就的路面,又走了一圈。不到半个小时,黑虎堡的行程就结束了。仰望土夯的堡墙,不免生出些许遗憾。如同写作文,主题鲜明,可惜内容有些单一,使得整篇文章不够厚重。
既然堡子里的人家已经搬迁殆尽,何不根据原有闲置民房,打造一些与堡子历史内容有关的民俗村落,或者与武山历史、本地特产相关的展馆、民俗馆。
下午一点半左右,要下山了。车如弹丸,在曲折的山路上滚动。三座古堡,渐渐地消失在车后。透过车窗远远回望,天空早已云开雾散。立于山巅的古堡,沐浴在秋阳下,宠辱不惊,遥望秀美山川的日新月异。在全域旅游的推动下,昔日落寞的堡子,终将旧貌换新颜,喜迎八方来客。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甘肃史话】她从远古走来——聆听甘肃历史的足音(图)
下一篇:嘉峪关石关峡:屏障黑山暗壁悬
相关推荐
- 中国学者"海淘"敦煌文献15载:让流散的文化瑰宝"回家"
- 爷爷留下的传家宝,是70年代末的“头版小人书”
- 探访嘉峪关新城魏晋墓群六号墓
- 历史眼丨巧用谐音,景泰县取名趣谈
- 天祝铜牦牛 甘肃“第一牛”
- 传说刘伯温 在陇南 也斩过龙脉
- 张掖肃南:清明祭英烈 传承红色精神
- 以“中国笔墨”书写新时代长征史诗 ——甘肃积极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 历史眼丨唐玄宗做了个怪梦才有了正宁县之名
- 兰州人创造的奇迹 背冰上山栽活白塔山上第一批树苗
- 张家川马家塬遗址战国戎人车舆复原展举办
- 兰州“八办”纪念馆——文物里的红色故事
- 甘肃携秀美风光和经典非遗闪亮登场
- 南古城 一个王朝远去的背影
- 组织领导声势浩大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记土地革命时期的中共兰州特别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