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中国民俗文化   作者:佚名   热度:

清朝的秦安书院

清朝的秦安书院

  □王广林

  秦安向来为人文昌盛之地,清朝时书院教育亦不输于州、道,只是规模稍小,师资稍逊。

  乾隆八年至九年间,秦安知县牛运震购置官署之东的侯郎中故居,创建陇川书院,这是秦安历史上最早的书院。陇川书院上正厅3楹,左右斋房6楹;中讲堂3楹,左右斋房6楹;前大门3楹。堂前悬“敬业乐群”匾。大门上书“陇川书院”四字,已无存。书院招收童生30名,开设《四书》《五经》等经学,《二十一史》《资治通鉴》等史学及对偶声律学等,将书法、习字、作文、属对作为学生的必修课。

  牛运震集诸生于书院讲习,又刊碑记述此事,此碑名为《牛尹碑》,今是否存,待考。另外,今秦安泰山庙嵌立有《真谷先生讲学处碑》一通,碑高166厘米,宽72厘米,上镌“真谷先生讲学处”七字。此碑为秦安士子纪念知县牛运震在陇川书院讲学而立。《牛尹碑》与《真谷先生讲学处碑》是否为同一碑,亦留存待考。

  陇川书院历经多次更名。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署县胡奠域嫌陇川书院狭隘窄小,捐俸银、募劳力,购置学署之东的民地整修移建书院,规模稍为齐备,仍移《牛尹碑》于书院内,自榜曰“鸡川书院”,故址在今县四小院内。

  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署县冷文炜重修,榜讲堂为“明道堂”,榜院门为“龙山书院”。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知县申宁吉重修,后废为公廨(古代官吏办公之所,即衙门)。

  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知县董秉纯榜为“春雨书院”。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知县陈伊言谕示县人重修书院,增房舍4楹,后院建斋房12楹,建讲堂、夹室2楹,榜曰“景权书院”。

  景权书院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五朝,阅80余年风霜,其间又经历多次重修。景权书院开设的课程与创建时大致相同,教育经费以收取租金为主。光绪之前,书院有原额学田30亩,新增学田32亩,南门旧月城店房27间,南城中和典房20间,岁征租赋共177贯,同时开垦800多亩荒地,岁征夏秋粮和租金。光绪年间,景权书院有原额学田72亩,除荒芜和水冲沙压之外,仅剩熟地30亩,生计窘迫。

  从陇川书院到景权书院,秦安的书院在150余年间五易其名,一脉相传。

  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秦安名士高秉衡北上应试不第后回乡倡办乡学,将景权书院依“癸卯学制”改为秦安县高等小学堂,自任教习。至此,秦安的书院完成历史使命,乃废。

  高秉衡,初名文衡,字渔山,号蘧庐,秦安人,光绪辛丑举人。早年就读于“陇南文宗”任其昌主讲的陇南书院,深受先生器重。

  1898年前,高秉衡先生主讲于漳县武阳书院和秦安景权书院。将景权书院倡办为治学严谨的乡学,摒弃清末书院沾染上的末世颓风,弘扬进步的教育理念和治学精神,高秉衡可谓有功,不愧为一代陇上名士。古之义学以训童蒙,书院则造垂成之士。

  自秦安陇川书院成立,到清政府1901年下诏改全国书院为学堂,以书院为培养主体,秦安共中16名进士、4名武进士、57名举人、110名武举。此外,还有更多的贡生(其中包括陇南书院培养的秦安籍进士、举人和贡生),在秦州仅次于州城,远远超过清水、礼县、徽县和两当。这些进士和举人成为秦安生气浩沛的文化辐射点,他们为官、为人与为学时留存下来的那一点文化血脉得以代代相承,裨使秦安贤才辈出,文脉不绝如缕。

  ■ 《真谷先生讲学处碑》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畅享丝路 遇见敦煌】天马来:早期丝路交通

    下一篇:文物赋彩 再现丝路盛景




      相关推荐